RSS Feed

2008/11/17

華聯三鑫:豪賭心態做實業

發佈時間: 2008年11月17日 13:45 來源:《浙商》雜誌


作為我國第一家有民營資本介入的大型石化企業,華聯三鑫擠進了投資門檻動輒幾十億元的PTA產業。面對上下游的“剪刀差”,它也曾採取多種方式應對利潤下滑,但最終因期貨投機陷入巨虧的泥沼。

已停產半個月的浙江華聯三鑫石化有限公司重組終於取得重大進展。

10月18日從紹興縣政府傳來消息,浙江遠東化纖集團、紹興縣濱海工業區開發投資有限公司(國資)擬分別注資9億元和6億元重組華聯三鑫。目前,有關各方正在積極推進重組工作。此前,各方預期江蘇華西集團將接盤華聯三鑫,但由於江蘇的銀行不同意,最後華西集團意外退出。

資料顯示,浙江遠東化纖集團同樣位於紹興縣,在產業鏈上處於華聯三鑫的下游。業內人士稱,遠東化纖淨資產達50億元,企業管理較為規範。雖然“燃眉之急”已經解決,但華聯三鑫何時能走出高負債的黑暗,迎來PTA行業新光景?這個問題則很難回答。

浙江華聯三鑫石化有限公司是總投資100億元的大型石化企業,主要生產PTA(精對苯二甲酸)及聚酯切片、化學纖維等相關的化工產品和原輔材料,PTA年產200萬噸以上,銷售收入150億元以上,是亞洲第一、全球前三的PTA生產企業。

10月10日下午,《浙商》記者來到紹興濱海工業區。從華聯三鑫的西大門乘坐計程車到東大門,不加燃油費就需要6元(紹興縣的計程車起步價為5元)。如此大的工廠,如今已停產,除了管道設備還在運行外,其他設備和廠房都安靜地矗立著,在夕陽下散發著淒涼色彩。

一位華聯三鑫的員工告訴《浙商》記者:“管道不能停,一旦停下來就很難再運轉起來,工廠停產快一個月了,領導早已不來上班了。”

華聯控股、展望、加佰利,這三家讓華聯三鑫從無到有、從小到大的股東,如今都已無能為力。華聯控股由於看淡PTA前景,淡出三鑫石化的意向已非常明確,展望、加佰利兩家紹興本地民營企業,也因資本實力不夠雄厚,無力堵住華聯三鑫的資金需求黑洞。

據紹興縣政府宣傳部介紹,華聯三鑫剛上馬生產PTA時,是很賺錢的,PTA被形容為是“印鈔機”、“搖錢樹”。華聯三鑫PTA生產的做大正是基於對PTA市場的看好,而這其中也寄託著上述三家股東企業的掘金夢想。

奮起——開民企進軍PTA產業先例

1999年,在紹興縣一次化纖業老總的聚會上,大家熱烈地討論如何投資PET(聚酯化纖,一種紡織原料)。輪到唐利民了,他一張口就是:“你們搞你們的PET,我想做PTA。”一時眾人驚訝。進軍PTA的想法,唐利民此時就有了。

唐利民有著多重身份,除擔任浙江華聯三鑫石化有限公司總裁外,還擔任上市公司展望股份董事長,同時兼任浙江展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。更有意思的是,他還擔任紹興楊汛橋鎮展望村黨委書記18年。“民營企業家+國有控股企業高管+村支書”,這構成了唐利民的三重身份。難怪後來有人質疑:“他管理一個村可以,但管理一個紹興最大的紡織化纖企業就有點勉為其難了。”

不過,當時的唐利民對行業還是頗有眼光的。1990年代中期以後,紡織業發展成為紹興縣獨佔鰲頭的支柱產業,輕紡工業的聚酯、滌綸發展迅速,PTA作為化纖原料聚酯的上游產品,其市場需求同樣增長迅速。統計資料顯示,2002年國內PTA產量不足300萬噸,但總需求近760萬噸,存在的缺口達到400萬噸以上。

2000年初,一個機會來了。央企華聯發展集團控股的上市公司華聯控股(000036.SZ),以及另一家民營企業浙江加佰利看好紹興紡織業的發展前景,希望與展望集團一道跨入PTA行業。三方一拍即合,聯合進軍PTA生產項目。

從市場區位佈局上來看,PTA專案落戶紹興縣有著區域優勢。紹興作為國內最大的化纖原料、化纖和紡織產品的加工集散中心,也是全國最大的PTA消費中心之一,每年對PTA的需求約250萬噸左右。在這裏建一個PTA生產基地,能最大化地接近市場,無論是銷售還是運輸成本都處於優勢。

而在紹興縣上馬PTA項目,還能夠促使紹興紡織產業實現向上游石化行業的延伸,提高產業競爭力,促進紹興及周邊地區優勢產業的快速發展。因此,該專案從一開始就受到當地政府的密切關注和積極推動。

雖然國內民營企業進軍PTA產業尚無前例,但有著特殊身份的深圳華聯的加盟,無疑為項目的通過增加了砝碼。經過2000年10月、2002年4月兩次PTA專案申報失敗後,2002年9月,華聯三鑫45萬噸PTA的立項第三次上報後獲得了通過。

華聯三鑫成立後,股權比例為:華聯控股50%,展望集團24.5%,加伯利集團24.5%。公司董事長由華聯發展集團董事長董炳根出任,唐利民出任總裁,負責公司經營管理。至此,華聯三鑫成為我國第一家有民營資本介入的大型石化企業,成為典型的“國控民營”。

輝煌——贏利高峰的“掠奪式”經營

“(華聯控股)主營業務實現從原來紡織服裝業向以化工新材料為主、房地產為輔的重大轉變。PTA為今後公司的主導產業,主要的利潤來源。”在華聯控股於2005年12月公佈的《董事會關於浙江華聯三鑫石化有限公司增資的公告》中這樣寫到。把PTA作為主導產業和主要利潤來源,從華聯控股的發展戰略上,我們可以推斷出華聯三鑫PTA項目當時的無限風光。

事實上,在當時有八九家企業與華聯三鑫同時申報PTA項目,其中包括杜邦(寧波)化工有限公司、寧波(中信)大榭島公司等國際國內知名公司。但當時申報通過的僅有上海遠東(臺灣)化工有限公司和華聯三鑫石化有限公司兩家。這為華聯三鑫的發展贏得了先機。而華聯控股大型央企的身份,也為華聯三鑫的發展吸引了大量專業人才。

2005年3月,華聯三鑫一期年產60萬噸的PTA生產線完工並投入生產,成為當時世界上單線投資規模最大、建設工期最短的PTA項目。由於市場需求量巨大,華聯三鑫的生產線一直處於滿負荷運作狀態。據有關資料顯示,2005年“華聯三鑫”累計生產PTA產品39.2萬噸,實現銷售收入29.6億元、利潤達到2億元,呈現出產銷兩旺的態勢。

為進一步擴大PTA產品生產規模,實現規模效益,做強做大PTA產業,2005年12月,華聯三鑫再次增資3億元上馬第二期PTA生產線。此時,華聯控股在公司總體戰略佈局上做出了改變,由紡織服裝行業向化工、房地產兩塊發展,PTA是主導,房地產為輔。大力發展PTA專案,是當時深圳華聯的主要精力所在。

在唐利民看來,產品贏利高峰期就要進行“掠奪式”經營,他要求把產能開到120%、130%,目的在於在產品市場最旺盛的時候發揮設備最大力量,快速收回投資。

一些老股民可能會熟悉那段輝煌,一位股民告訴《浙商》記者:“我當時看好並買了華聯控股的股票,賺了不少。”

危機——民營資本的“抗險”能守多久?

與石油的極大相關性,註定PTA項目存在著巨大風險。

PTA生產的主要原料是PX(對二甲苯),據瞭解,PX占華聯三鑫經營成本的85%以上。由於PX與原油有著極強的關聯性,隨著原油價格(美原油01CONF)從今年1月24日的84.59美元持續上升至最高的146.68美元,PX價格從年初的1100元/噸漲至1660元/噸,大大加重了企業經營負擔。

“以公司目前產能計算,該原料的年均需求量在180萬噸以上,現有PX價格水準下每上漲1個百分點,淨利潤將下降2988萬元。”在《浙商》記者拿到的一份人民銀行紹興市中心支行的上報資訊材料上,寫著這樣一句話。由此可以推斷,僅由於PX價格的上漲,就造成華聯三鑫淨利潤下滑將近15億元。

除此之外,企業將PX等原料液化時需達到480攝氏度以上的罐內溫度,原料加熱載體主要為180#燃料油,可替代性較差。隨著原油價格的不斷上漲,燃料油在國內市場價格也一路走高,從今年1月22日的年度相對低點3846元/噸,上升至目前的5500元/噸,漲幅達43%,極大地加重了企業的生產加工費用。據企業測算,按現有燃料油費用占全部經營成本約15%的比重,若單位價格上漲1%,公司淨利潤將下降527.3萬元。由此可以推斷,由於燃油價格上漲,造成華聯三鑫淨利潤下滑超過2億元。

如果再算上輔料價格及物流成本的上漲因素,初步估計,今年以來僅僅由於成本因素造成華聯三鑫淨利潤下滑將在20億元左右。

油價上漲直接導致企業原料及加工成本費用加重,而下游紡織產業的經營困難使得企業難以提高產品價格,再加上利息成本支出加重等宏觀調控間接因素,華聯三鑫不可避免地遭遇成本價格上漲和銷售價格增長緩慢的“剪刀差”,生產經營的整體外部環境嚴峻。

資料顯示,華聯三鑫生產的PTA產品毛利率由2006年的5.88%下降至2007年的-2.94%,PTA由高利走向微利,最終走到了負利潤。

拋開石油價格上漲因素不說,單從投資規模和贏利時間上講,民營資本進軍重化行業本身就有著很大的資本負擔。PTA作為重化專案,不但投資規模大,而且贏利週期長。建成一條年產60萬噸的生產線,就需要兩年多時間。華聯控股的公告顯示,截止2007年底,華聯三鑫的流動負債就有78.72億元,其中短期借款20.62億元。長期的大規模投入,對民營企業來說,風險是很大的。

博弈——期貨市場的危險舞步

面對上下游的“剪刀差”,華聯三鑫也曾採取多種方式應對利潤下滑。

據《浙商》記者瞭解,華聯三鑫曾通過實施技改專案以節約企業的生產成本,通過技改,有望一年增加效益3.5億元人民幣。

不僅如此,由於華聯三鑫在國內PTA生產領域處於龍頭地位,年產量在全國位列第一,因此在國內市場具有相對定價權。《浙商》記者調查,今年以來,華聯三鑫利用國內市場的相對定價權,與廈門翔鷺、洛陽石化、寧波逸盛等大型石化企業聯手連續多次提價,將國內PTA價格提升至目前的9550元/噸,上升幅度接近30%,一度有效突破前期利潤率瓶頸。

然而,相較於巨額下滑的利潤,以上手段難以在短時間獲得立竿見影的效果。在這種境況下,華聯三鑫將眼光瞄向了期貨市場。

在《浙商》記者拿到的一份銀行內部材料中,華聯三鑫套期保值的手段被作為企業“加強財務管理提高盈利能力”的經驗。該材料顯示:在PTA價格不斷下跌的困境中,為有效提高財務收益,盡可能降低經營虧損,企業運用反向套期保值的手段合理應對產品價格下跌。具體通過減少當期PX購入量,將相應成本開支用於購買PTA現貨,利用合同貨價格相對較低的優勢,在市場上拋售。據企業統計,通過該種方式的資產運作,全年共獲得財務收入2億元,有效提高了企業的盈利能力。

但是,正是在期貨市場的危險舞步,最終將華聯三鑫推入巨虧的泥沼。按之前報導說法,華聯三鑫正是在今年7月間,逆市做多PTA期貨0809合約的主力。但此後PTA價格並未如其所願上漲,華聯三鑫被迫接下巨量期貨實盤,被套資金多達十幾億元。

“我們認為,華聯三鑫在期貨投資或者說投機上犯下的最大錯誤在於角色錯位。”浙江地區另一大型PTA生產企業投資發展部經理徐智龍表示,機構在期貨市場上堅持的基本原則應該是“期多(生產商)不做多,期空(消費商)不做空”。“這是一種很高的境界,因為生產商總希望看到多頭市場,但憑一己之力強行做多是冒企業之大不韙。不僅佔用生產資金,還會對本公司的銷售造成困難。反之,消費商亦然。”

重組——紹興兩大民企陷入困局

今年上半年,三鑫公司淨利潤為-1.96億元、總資產108.42億元、淨資產14.8億元,資產負債率為86%,負債總額93億元。由於看淡PTA接下來的走勢,華聯控股將其主要精力放到了房地產上,“經過多年的發展積累,房地產已經發展成為公司的支柱產業。放棄本次增資權利,PTA業務存量發展,逐步減少PTA業務對公司的影響。”華聯控股在2008年6月份發佈的公告中這樣寫道。

華聯控股淡出華聯三鑫的跡象早有顯露。

2007年7月24日,華聯控股發佈公告,稱浙江華聯三鑫石化有限公司將引入戰略投資者江蘇華西集團公司,增資6.8億元。而本次定向增資完成後,華西集團持有華聯三鑫公司31.3725%的股份,超過展望集團和加佰利集團,成為僅次於華聯控股的第二大股東。而華聯控股的持股比例則縮減至35%。

今年8月,華聯三鑫三大股東增資6億元,華聯控股則放棄增資,擴股後華聯控股持股比例進一步縮至26.44%,第一大股東位置讓給了江蘇華西集團。

華聯控股在華聯三鑫的“老三家”股東陣營中,扮演著“帶頭大哥”的角色,資本實力和社會影響力大大高於展望、加佰利兩家。“大哥”淡出,一直傾盡全力積極投入資金的展望、加佰利兩家民企作為“小弟”,其尷尬境地可想而知。

當展望和加佰利看好PTA市場,把所有身家賭入其中時,或許並沒有想到,自己仿佛正開著小船駛進了汪洋大海……

據最新消息,紹興本地的遠東化纖、濱海工業區開發投資有限公司已經參與華聯三鑫的經營管理,並將于近日恢復正常生產。進駐之後,年聚合能力達80萬噸的遠東化纖自身將消化華聯三鑫的部分產能,因此華聯三鑫的抗風險能力將會有所增強。

0 意見: